
當前位置:
木門網>
木門新聞>
廠商專欄>
詳情
手機版最新留言:
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0-06-03 編輯:中國木門網 來源:網絡 瀏覽數:78345
危崖深澗,霞光掩映,響在耳畔的是茶馬古道的陣陣駝鈴;黃瓦朱墻,畫棟雕梁,緩緩展開的是東方殿堂的千古華章。
危崖深澗,霞光掩映,響在耳畔的是茶馬古道的陣陣駝鈴;黃瓦朱墻,畫棟雕梁,緩緩展開的是東方殿堂的千古華章。
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燦爛悠久,該如何以普羅現代的手法去再現、傳播乃至傳承呢?5月19日,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聯袂著名設計師梁建國,做客木里木外高定直播《視角》第三期,與上百萬在線觀眾共同開啟一場鮮活的文化之旅。
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
作為傳統文化IP的締造者與傳承者,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深諳東方文化,一直致力于將東方文化的精髓與內涵以多元化的表達方式靈活再現,向關注傳統文化的當代人傳達超越時空的群體記憶與民族智慧。
他以故宮藏品每一次的陳列展覽為線索,沿著歷史發展的脈絡梳理大眾不斷增長的對于文化知識的精神訴求,針對如何在當下語境利用多元化表達方式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以及如何使東方文化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做了深度分析與思考。
“讓人們通過文物承載的歷史信息看得見歲月留痕,望得見那朝山水。”他以《千里江山圖》大型展覽為例,強調展覽中對專業解說詞的通俗化修正,以及展覽文創產品的創作及推廣。“這些帶有歷史傳承意義的文化創意產品,一經面世就受到了大家的廣泛歡迎,其中一件團扇文創產品在展覽期間就達到沖破四萬的銷量,對傳統文化的推廣和繼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從《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談及國寶級文物唐卡的修復,單霽翔娓娓而談。文物的修繕展現的是中國的工匠精神,以及擇業終一生的職業選擇理念,也使得部分瀕臨失傳的優秀文化得以保護與留存。
“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單霽翔提及,在過去六年,故宮推出一百多次展覽走向了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結合現代科技與時尚元素,展覽的形式不再是文物的羅列與堆疊,而是注入了文化創意的元素,更延伸到了VR觀展的前沿數字領域。
2·3·5 過去·現在·未來
當代東方設計思想代表者,著名設計師-梁建國始終秉持著別具一格、兼顧溫度與質感的東方生活美學,將“盈滿則溢”的理念引入現代設計,轉變為空間意境的留白。在他的作品中,蜿蜒流露的是東方的工匠精神與淡泊詩意。
演講伊始,梁建國以“寶蘊樓”“冰窖”的設計項目為例,串聯著自身對傳統文化設計內涵的感觸與領悟,對東方設計的本源進行追溯。
“冰窖”曾經是藏冰之室,而如今經過在歷史基礎上的現代化設計,融東方古韻于摩登現代之中,成為了立體化的一間飲茶之所、用餐之所。“在保留傳統格調的基礎上,用光影的交疊變化、色彩的協調相襯,構建視覺空間中的對話關系,摒棄過多的裝飾,注重人們身處其中的自我感受。”
他認為,設計也要學會做減法,要對各個細節進行合適的處理,去除刻意的要素,這種去設計化的設計往往是舒適而富有體驗感的。梁建國與木里木外品牌合作的新品系列正是運用去設計化的處理將東方元素與未來科技融合在一起,通過色彩元素與光影處理等產品細節呈現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基于“噫吁唏”茶室的項目案例解讀,他談及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設計中的思考。“想要做好東方設計,既需要在設計中注入傳統人文的溫度與情懷、東方文化的精髓與底蘊,同時又需要符合當下生活的使用功能和視覺關系,做符合未來方向的復合型設計。”
從四季變換的光視覺效果到磨磚對縫的古代建筑工藝,東方設計不桎梏于傳統而根植于傳統,容納多重場景語境的疊加,擁有更加頑強堅韌的生命力。他在演講的結尾以友人的一句話總結道,“我們不重復過去,我們呼喚過去,并以同樣的精神指向未來。”
挖掘文化內涵 傳承詩意之美
結束了極具思維深度和思考廣度的演講,現場進入到對話環節,直播間反響熱烈,彈幕提問多次呈現刷屏之勢。特約主持人、《視角》節目制作人閆虹將這些提問進行了完善的匯總與整理,進而帶入到對話環節中,精彩對答摘錄如下。
Q
您在演講中談到“東方設計”,那需要滿足什么條件才能稱得上一個“東方味道”的設計呢?
梁建國:講到東方,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在設計中講的是在地文化、本土文化,即由于不同的人文,不同的生活習慣和不同的基因產生了各自對于“東方”的看法。我心目中的東方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它的界限是在于你的內心、你的基因,或者是你的感覺的不同。所以千人千面,每個人對于有“東方味道”的設計都各自有不同的理解,所對應的條件自然也各不相同。
Q
您致力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保護古建筑,讓文化“活”起來,那么您認為東方美學的核心是什么?
單霽翔:故宮中的“和”理念讓我有所啟發。不同于西方以教堂等高聳建筑為中心的理念,故宮采用平面空間鋪陳的一種手法,清晰地傳達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和諧相待,人的內心要和諧相愛。基于此,我們才擁有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這一套理論是中國當今城市設計、家居設計都在普遍遵循貫徹的一種思想,也是東方美學的精華所在。
Q
面對古今文化差異,有人說“提煉傳統”,用現今的思維來解讀古人,是對遺失已久的傳統文化精神妄想,請問梁建國老師是怎么看待的?
梁建國:其實我對這個問題一直是比較矛盾的,因為我們一直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踏著他們的足跡在走。我們應該做什么,我們存在的價值在哪,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需要去建立這個時代的次序。不反對傳統,去敬仰它、崇敬它、尊敬它,尋求在它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做什么,而不是簡單地重復。我們要學習傳統,要繼承傳統,在這個基礎上找到我們自己,這是我們應該去做的。
Q
在您看來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到今天的建筑、室內設計中能被今天的人接受,并讓中國風的設計更好地走向國際?
單霽翔:從中國文化吸取智慧和營養,不要刻意雕琢和追尋,不要把心思放在模仿與博人眼球上,應該從里往外地進行設計,建造本土的“中而新”的建筑,也就是中國語言的新時代建筑。用中國的語言,結合人們現代的不斷進步的生活,滿足現實生活做出來的設計,能夠讓中國風更好地走向國際。
Q
故宮的歷史、文物的歷史背后,往往折射的是古代的菁英生活文化。您所認可的“高定生活方式”或“菁英生活方式”,是什么樣的一種形態?
單霽翔:我們在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也好,都要不斷地探索。比如說在工作中,我們要把工作當做學問去做,遇到問題時,要把問題當做課題去解決。這樣就會激勵你在工作中不斷地不因循守舊,不在平面上徘徊,而是得到螺旋式的提升。遇到問題不要回避,要把它破解,才能往前再走一步,對待生活也是如此。
Q
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您如何理解高定?又如何看待中國家居品牌未來高定的發展方向?
梁建國:設計師要秉承對高端定制的信心,同時也要處理好項目中的關系。單獨的設計可能在整個項目中占不到30%,緊接其后的對設計的還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未來,我也希望設計圈中高品質的企業也能夠給予設計師高度的支持和協作,支持完成高定產品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人,這樣才能做出更優質的高定產品。對各個企業、各位支持我們工作的人,我想對你們說一聲,謝謝。
高定家居,傳承文化的當代設計
木里木外令傳承千年的色彩文化與居住者心境相貫相染,讓傳統色彩的美學積淀相得益彰地融入現代人居住的樂趣與品味之中,成為當代中國菁英人群追求生活品質的重要標桿。
同時,以正五色“赤、白、青、黑、黃”將“至誠、至簡、樂山、樂水、無為”一一展現,以傳統色彩承載東方神韻,尋求菁英居住群體的心理共鳴。
木里木外 × 梁建國 / 新品系列
木里木外與梁建國老師合作的系列新品正是對東方設計的完美詮釋。繁與簡、虛與實相貫相通,氣韻悠揚,以國際化的藝術表現使東方古韻于方寸之間迸發、躍動,是專屬于中國高定菁英人群的品質生活之選。
木里木外《視角》高定直播,以傳統文化為引子,從綿延至今的中國符號中探尋菁英生活承載的意義與時代價值,以中國菁英階層的多維視角,打破各個行業的界限與壁壘,帶來精妙、深刻、前沿的跨界思想盛宴。
—THE END—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未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處理。我們對頁面中展示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如內容信息對您產生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15811192007
今天已經有 310 人獲取加盟資料
中國木門網采訪勁庭木門董事長王鵬
2025臨沂門博會,中國木門網采訪華強木門品牌經理馬翠翠
2025北京木門展,中國木門網采訪京京木門趙總
2025北京木門展,中國木門網采訪金迪木門何總
2025北京木門展,中國木門網采訪艾穆德木門朱總
2024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獲獎名單
2024門業及定制家居品牌峰會暨中居聯杯·2023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表彰盛典圓滿落幕
新潮澎湃 - 2024門業及定制家居品牌峰會暨中居聯杯·2023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表彰盛典將于2024年3月14日在北京隆重舉行。
吉爾茨木門榮獲2023年度中居聯杯木門十大消費者喜愛品牌榮譽.
潤京木門榮獲2023年度中居聯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
讓加盟更誠信 讓選擇更放心
立即咨詢做有權威的品牌